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优秀作品展播(十)
作品:《“孤篇”何以“横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
作品解读:初唐有两首诗在历史上长期被忽略,到明朝才逐渐被发现,直至推崇到一个极高的位置。这两首诗,一首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另一首就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第一次被收录,是在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当时收录的理由也仅仅是因为用了乐府旧题。到了明朝,这首诗才终于被肯定、被赞叹,直至成为传奇。
明朝文学家钟惺说:“将 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这已是极高的评价。但清末诗人王闿运觉得还不够,他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到了近代,闻一多先生又评出了一个新的高度,他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指导教师:李晓红
参赛教师:任婕
参赛作品原文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讲解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