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新闻 > 正文

创新教学方法融合信息技术,贴合岗位需求优化课程内容 ——财务与会计系教研活动深度剖析

发布日期:2025-04-10  

为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与现代信息技术接轨,贴合岗位实际需求,实现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的目标,财务与会计系于2025年年48日举办以“教学方法的信息化使用和创新”与“课程如何贴合岗位技能的需要”为主要内容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研室主任马妙娟老师主持,财会系全体教师参加,教学督导梁丽瑾老师参加教研活动并提出指导意见。

在教学方法的信息化使用和创新主题环节,宋建琦、冯燕、延丽三位老师分别从《电子沙盘》、《智慧化税费申报与管理》、《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着手,分享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化工具的经验,如借助财务模拟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账务处理或者税费申报,同时赋予学生角色身份并承担相应任务,使得原本抽象的财务流程变得生动易懂,因其高度的仿真性,学生更乐于参与其中,更容易适应就业岗位要求。信息化教学手段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还能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是新时代教师应该掌握的教学新方式。

在课程如何贴合岗位技能的需要主题环节,老师们畅所欲言,各自分享自己的教学中的做法与经验。通过对当前财会行业岗位需求的深入分析,老师们一致认识到课程内容应紧密围绕实际工作场景,如武晨老师介绍的《理财规划实务》课程,根据理财规划师的岗位要求,从教育规划、保险规划、养老规划等不同方面,要求学生分组承担相应任务,最终形成理财规划报告。在课程中根据岗位要求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理论知识,更快的适应工作的高要求。

教学督导梁丽瑾老师认真地听取了每一位老师的发言,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在利用模拟软件的同时,教师也应随机应变,提出更多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甚至故意制造困难让学生解决,这样才能打造学生的“大心脏”,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得心应手;在推广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资源;创造条件,让企业财务人员走进课堂,分享实际工作案例,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岗位需求。

教研活动最后,系主任彭艳老师总结指出:教学方法的信息化、课程与岗位的贴合是高职院校最需要实现的目标。要使学生爱上课堂,抓住学生的眼球,就要利用年轻人不服输、爱钻研的劲头,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按照实际工作中的岗位要求,鼓励角色扮演,鼓励分工合作,甚至互相比一比、赛一赛,在学习中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势头,教师充分做好“领路人”,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能力锻造场。

本次教研活动为我系教师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未来,财会系将继续深化教学方法的信息化创新,不断优化课程内容,致力于培养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的财会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财会人员的多元需求。  



                                                   撰稿人:武晨

                          财务与会计系

                                                   2025410